我們在購買食品時往往比較關心它是否過了保質期,看看包裝上,有些是油墨噴上去的數字,有些則像刻上去的數字。別小看這兩種打碼方式,前者極易讓不法份子利用,存在巨大的食品安全隱患。去年發生的溫州“黑心奶”事件,近日進入庭審階段,讓大家重拾“香蕉水涂改食品生產日期”的話題,探討有效的食品防偽,防劣的包裝方式,并且預言打碼機在這一大環境下前景向好。
面對食品造假嚴重的狀況,越來越多的食品企業意識到做防偽的重要性,紛紛找正規的防偽公司合作食品防偽。市場上最常見的食品防偽手段當屬防偽標簽,對于消費者來說防偽標簽提供了方便查詢真假的途徑,為他們提供了多種防偽查詢方式,電話、短信或是網站查詢,及時查詢真假,放心購買食用。對于食品企業來說,食品防偽標簽可以幫助打擊假冒產品,杜絕批量仿造,保護企業品牌,維護企業形象,避免假冒帶來的經濟損失。食品貼上了防偽標簽,也讓消費者覺得企業對產品和自己負責任的態度,增加對企業產品的信任。
所以,打碼機若能降低價格,提高產量,將有更加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。此外,如果國家強制規定食品企業必須使用鋼印打碼,也會有一定效果。雖然不可能完全杜絕企業篡改生產日期的行為,但至少會增加企業篡改生產日期的違法成本和難度。因為要改掉鋼印打碼的生產日期,往往需要把整個食品外包裝換掉。
|